“今年我们基地有3万公斤龙眼通过网络销往市场,不但销售快,而且价格好。”莆田城厢区常太镇华常果场示范基地的负责人黄丽琴说。莆田龙眼是当地四大名果之一,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但莆田龙眼鲜果保鲜时间短,一般采摘两天后,果实就慢慢开始出现变质,即使放入冰箱也只能存放三五天。保鲜、贮运成为龙眼“触网”销售的一大难题。
为了能让莆田优质的龙眼销得更好,种植户增产又增收,莆田一些食品龙头企业、龙眼收购大户开始率先尝试,将龙眼销售的触角探向网络。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行动最快。今年龙眼刚上市,该公司就开始尝试在淘宝、天猫等平台上销售龙眼鲜果,然而效果并不理想,试卖几天后,被迫停止网上售卖。该公司网络营销部的售后客服张延颂说:“生鲜电商的运营难度远高于其他品类,而且对及时收货要求高。如果客户需求的配送量少,扣除产品成本、物流成本和流通损耗后,基本没有利润,甚至要亏本。”
总结第一次线上之旅,闽中食品公司在龙眼品种、保鲜技术、贮运等方面都作出调整。探索保鲜新技术,对新鲜龙眼进行预冷处理,新鲜龙眼控制在约5摄氏度保存24小时后,直接放入装有冰袋的泡沫盒内打包发货。经过摸索,莆田龙眼再次上线销售。9月中旬,莆田首届“龙眼节”暨农副产品线上营销活动在淘宝聚划算开卖,仅头两天累计成交订单34272笔,共计卖出龙眼等鲜果近3万公斤。
来源:福建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