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夏季,中国南方遭遇自 1961 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、影响范围最广、平均强度最大的高温少雨天气,旱情快速发展,叠加高温热害,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小的威胁。
“今年夏天极端高温频次高,范围广,持续时间长,不仅导致多地水果生产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,也增加了水果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和成本。”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晔说。
猕猴桃生产受高温干旱的影响较大。陕西是全国猕猴桃种植规模最大的省份,6 月至 8 月中旬,陕西关中、陕南猕猴桃主产区遭遇严重高温日灼灾害,部分果园出现叶片干枯、果实晒伤现象,预计减产明显。四川猕猴桃种植规模仅次于陕西,8 月中下旬进入红心猕猴桃采收期,极端高温导致日灼严重的一些园区被迫提前采摘。
另外,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正值葡萄上市高峰期,因持续高温干旱,葡萄灼伤严重,甚至出现挂树自干的情况,显著影响产量和果品品质。
赵俊晔表示,柑橘和苹果是中国产量最大的两类水果,也是今冬明春水果供应的重要品种。高温干旱天气对苹果的影响较小。8 月份持续高温主要影响早熟苹果的上色,导致优果率有所下降;对晚熟品种的产量和品种目前没有显著影响。
相比之下,高温对柑橘生产的影响较大,连续高温会造成柑橘果实膨大,导致果个偏小、早熟;高温加上强日照,会导致果实出现日灼,影响商品率和优果率,连续高温后突然降雨还会导致柑橘裂果。不过,近几年中国柑橘园面积和总产量增幅较大,高温导致的减产预计不会导致供应短缺,对市场影响相对有限。
来源:澎湃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