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州海珠区,年轻的活动家们上演了一出话剧,描述了当地农民在荔枝歉收后的挣扎。与此同时,一场艺术展览强调了荔枝在当地市场日益减少的情况。这些活动是 2024 年 12 月 1 日广州丰收节的一部分,由关注城乡发展的非政府组织举办。丰收节的主题是农产品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,而广东的招牌水果荔枝却明显缺席。荔枝产量的下降象征着该地区面临的农业挑战。
广东的荔枝产量占中国产量的一半以上,但在 2024 年却面临大幅减产,收成下降超过 50%。继 2023 年中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之后,2024 年的极端天气事件极大地影响了荔枝产量。温暖的冬季使荔枝树失去了必要的凉爽温度,而四月份的暴雨则导致大面积落花落果。
当地的生态农民和艺术家正在探索适应策略,以应对这些气候挑战。在从化,农民罗某报告说,他只收获了平时产量的 10%。生态农户郭锐的荔枝生产遭遇了 "全损",估计经济损失达 4.12 万美元。郭锐强调,极端气候事件正成为农民面临的严峻现实。
为此,郭瑞通过使用中草药残渣堆肥来改善土壤健康,增强对极端条件的抵御能力。他还实现了作物多样化,种植香蕉和甘蔗等喜湿品种。另一位生态农民王鹏程正在尝试果园管理技术,如修剪和使用沙袋促进果实结果。
艺术家们正在提高人们对这些农业挑战的认识。杨磊与非政府组织 "中国青年气候行动网络 "合作,创作了一部关于荔枝歉收的话剧,并在广州丰收节上演出。自由艺术家张念琪组织了一次艺术展览和讨论,让消费者参与其中。张念琪的项目旨在提高人们对食品消费与气候变化之间联系的认识。
像王鹏程这样的农民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,倡导生态农业实践。他认为,要有效应对气候挑战,就必须改变社会对发展的态度。他认为,每个人都应在减轻环境影响方面发挥作用,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集体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