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佛见喜"梨是起源于燕山山脉地区的古长老地方品种,原产于河北省兴隆县和北京市平谷区一带,属白梨系统红宵梨品种群。因地处偏僻,数量稀少,鲜为人知,一度濒临灭绝。
目前,"佛见喜"梨在全国种植面积不超过70hm2,结果面积不超过30hm2。由于质优量少,梨果供不应求,产地批发价格在16元/kg以上。"佛见喜"梨作为珍稀的红色优质耐贮极晚熟梨品种,在中国北方和南方高海拔梨产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。
"佛见喜"最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种至辽宁省兴城市,近年来在北京市平谷、顺义、房山等区县和河北省兴隆、遵化等地推广,表现优良。天津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河南、浙江、贵州等省也先后引种试栽。
进入21世纪后,北京市平谷区茅山后村改进了"佛见喜"梨的生产技术,极大地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,经济效益显著,调动了当地果农发展"佛见喜"梨的积极性,种植面积迅速扩大。2016年"茅山后佛见喜梨"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。
平均单果质量298.3g,纵径6.9cm,横径8.1cm,扁圆形,果面较光滑,果顶有5条浅棱沟。套袋果果皮绿黄色,阳面有鲜红晕。果点小而密,棕红色(见图1)。果柄中等长,3.5cm,粗3.9mm,基部肉质化。柄洼深度中等,萼洼深,中阔,萼片脱落。
果心小,3~5心室。果皮厚度中等。果肉白色,肉质较细、脆,汁液多,味甜、微香,果肉去皮硬度6.7kg/cm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.0%,可滴定酸0.31%,维生素C5.0mg/100g,质上等。果肉抗氧化,果实切开后,室内放置1天剖面不变色。耐贮运,常温下可贮藏30天以上,在冷库可贮藏至第二年五六月。
来源:中国南方果树